第六届“行知杯”全国课堂教学大赛——《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京现场课设计(特等奖)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7日 点击数: 字体:

                  第六届“行知杯”全国课堂教学大赛

          《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京现场课设计(特等奖)

             四川省简阳中学 胡英

同学们,我有两位文贯千古的老乡将陆续闪亮登场,所以请擦亮双眼,敞开心扉,仔细欣赏大屏中呈现的画面。(全体哼唱)

《临江仙》的作者我的老乡四川人杨慎被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他禀性刚直,有被放逐三十多年的苦难经历,但他始终仍然奋发有为。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遭受过无数毁谤和打击,却在诗、文、词、书法甚至经济、建筑、绘画、饮食等方面均颇有建树的另一位川籍作家,“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苏轼)。

我们今天要拜读的便是他的一首据说应由关西大汉抬着铜琵琶、敲着铁绰板来唱的豪放词,此词题目是(赤壁怀古),题目呈现主要内容:地点?(赤壁),干什么?(缅怀古人)。词牌名为(念奴娇)。

谁愿率先尝试跟随大屏朗诵这首千古绝唱(掌声)?词句基本顺畅,但有没有充分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豪放”?。如果大家不吝惜你们的掌声,本人愿斗胆一试,朗诵这篇旷世之作!同时,请欣赏千古卓绝的这首词的书法作品。谢谢善良的朋友愿意把鼓励式的掌声借给我,我有一个梦想,长江后浪推前浪。

既然大家跃跃欲试,就先把内容锁定在上阕,各自大声诵读一遍上阕的内容,一边读一边思考:这里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意象构成的意境是怎样的?(请抢答)

问:这回,请同学将上阕中的景物意象词重读试试看,要铿锵有力一些,一起来!找到一点感觉了。下面不妨用朗诵的形式推荐这豪放大气的上阕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生甲:我喜欢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句中中“穿”“拍”“卷”“雪”等字用得极好,它们分别从形、声、形、色的角度揭示石的“高峻挺拔”、波涛“水石相击”、浪花 “水势凶猛”。  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幅雄奇壮丽的雪浪图。(怎么样?掌声)

这幅雪浪图是哪里的场景?(赤壁景)从何得知?(它的前一句)好!回归语境,“瞻前”“顾后”都是不错的方法。大家想想: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激起千万堆澎湃的像雪一般纯白的浪花。可谓有动有静,有形有声有色,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自然地为下阕追怀英雄渲染气氛。用字的确精练传神!

生乙:我向大家推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作者凭高远眺,面对眼前实景波涛滚滚的江水发出感慨,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中,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为下阕英雄出场作铺垫。在这里,长江已不仅仅是一条江水的名,而是滔滔历史江水的代名词。

好!此句恰与《临江仙》(也就是《三国演义》的片首曲)中的哪句话极其相似?(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两句均起笔不凡,好似黄河之水天上来,将大气之景与非凡之人结合在一起。既然是站在滔滔江水边凭高远眺,见到的自然是大场景

(2)上句“千古”在下句具体化为了“三国”,仿佛镜头拉近了;众多“风流人物”作者把特写镜头给了谁?(“周郎”)我们说前一句是大场景,那么“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句则是(小场景)。

(4)《沁园春.雪》里边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里则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此句作为上阕的末句,在结构上有什么样的作用?(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写景的概括,“一时多少豪杰”转入下阕怀古,吟咏周瑜。此江山之胜便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无论是大场景、小场景、还是赤壁景,都是在写景。此刻,同学们不妨闭眼倾听一段音乐,让那雄奇壮丽之景过耳入心,以重温豪放经典。

若是止不住内心的激荡,就请根据板书的提示将朗诵上阕内容,能否读出“天风海雨逼人”之感,就看你们的了 “大江东去”——起!

下阕“遥想”二字承接上文,心驰神往,八百七十多年的人物就在作者描写的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中出现了,可谓:栩栩如生。这个复活了的人物是谁?(周瑜

既然写在赤壁之战中叱咤风云的周瑜,为何又提风华绝代的江东美女小乔?

(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作用:①生甲:所谓“郎才女貌”,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他指挥战争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 ②生乙:小乔艳压群芳,周瑜要与之登对也得气宇轩昂。(小乔应该不至于那么没眼光让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吧。)此处以美人衬英雄,更显周瑜潇洒的风姿。(侧面描写 )  

这样看来,能打动小乔的周瑜还真是才貌兼备!(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

生丙举手:老师:“小乔初嫁”中这个“初”字是不是写错了?(为什么你会认为他写错了呢?),我预习时有查资料,周瑜和小乔喜结连理是建安三年,而赤壁之战却是发生在建安十三年!(这个问题同学们怎么看?)

生丁:我知道!苏轼可是一代大文豪,怎么可能把时间弄混淆?他是故意把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的周瑜的新婚燕尔放在一起来写就是突出自己所敬佩的的“风流人物”周瑜那“儿女情长”具柔情的一面。与体现他“刚性”一面的“雄姿英发”一句正好合成一个词:刚柔并济。

这回答算是一语中的,剖析相当精准!有直接描写周瑜的句子吗?哪些?无论是侧面描写还是正面描写,都是间接抒发作者对周瑜的无限羡慕之

赤壁之战对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胆怯,反而从容闲雅得很,他说说笑笑,一把火就把敌方的战船烧成了灰烬。看一段相关视频。(播放录象)

想象中周瑜应是骑着战马、身披铠甲的武将形象,但词中所写却是(羽扇纶巾)。意欲何为?将一个成语激活了:文武双全。

这几句都写风流人物周公瑾,如何读出其不同角度的英雄味儿?揣摩一下,谁来试试?全班再试试。(“一山更比一山高”,群挑自然比得过单挑!)

“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的痴情向往,为何作者苏轼会情难自已?这不得不提到他被迫来到黄州的一段过往身世。谁能将将此词创作的大背景的预习成果和资料来源跟大家分享一下?好,掌声!

(生1:中国历史上的官场一向都是明争暗斗。朝野之中,一时分为两派,一派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一派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苏轼既反对因循守旧又不支持王安石激进的改革措施,理所当然被新、旧两派视作异己。我是从学习机上查到的。)

生2:我从网上得知: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的大文豪,本应是他所处时代的无上骄傲,但是他太出色,太响亮,把周围的笔墨比得十分寒碜,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于是他们想方设法排挤他,绞尽脑汁从他的诗中找出“反对朝廷”的字句,苏东坡因诗而成名,也因诗而被贬。)

是的,经历了“乌台诗案”,拷问了生与死,苏轼想到的自己的一生都处在政治的暴风雨中,宦海沉浮,屡遭贬谪,居无定所,奔走四方……句中含明显的感伤意,却未直接用感伤这个词,这种抒情手法叫做:直抒胸臆。苏轼渴望建功立业,也渴望萎靡难振的宋朝有如此英雄来扭转乾坤,而自己已年近半百,白发早生而贬居边地,无所建树,可谓:壮志难酬。

讨论(思想碰撞):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见仁见智)

一种理解是(甲:根据这句话的语境意思,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太在意呢?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一举一动中体现出的是一种超脱。(回归语境分析感情,有道理!谁还想说说?)乙:结合其他同学的意见,和我之前预习时写的一点东西拿出来跟大家探讨一下,献丑了啊!与其说是豪迈中的苍凉,失意中的消极,不如说这是痛苦包绕而成的珍珠,幸福泪水孕育的百合,痛定思痛中,便是洒酒入江,纵使又有千层浪,也选择安然度过。正所谓:“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因为苏轼有一种不同凡响的胸怀而随茫茫大江千古激荡!(将写作热情化作诗一般的文字,非常难得!掌声送给他!)有不同意见吗?

生丙:我的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周瑜才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胜成为一时之英雄,又有小乔相随,可以说是事业、爱情两得意。苏轼47岁却身遭贬谪,报国无门,苏轼又跟妻子阴阳相隔,所谓:“十年生死两茫茫,……”。一个是位高权重东吴都督,有光明前途;另一个则是团练副使,事事受人监督,如同囚徒。

生丁:我同意丙的看法。年近半百的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自会产生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自己年华老大,功业少成,而周瑜34岁就已立下赫赫战功,名垂青史。自己还有这样的机会吗?想到这,心境自然是苍凉的,产生消沉之情也是难免的。从他看似平静的目光里看得见层层叠叠的苍桑!

同样言之成理,我想讨论在课后还可以继续!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句的理解也不求统一定论,只要理由可充分证明观点就可以了。

情真真,意切切,当属下阕。下面,全班根据板书提示仿拟苏轼的心境一起朗诵词的下阕!

同学们眼睛发光,证明有挑战自我的欲望!我想就给你们机会上台一试身手!请出你们当中的两位在较深入了解词意之后各自进行一次朗诵表演,有自告奋勇的吗?(我想同学们的掌声响起来,会更快让他们进入状态。)确是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苏门第子陈师道这样概括苏东坡才高一世却又备受打击的一生。事实证明,面对这样的人生,苏轼绝望了吗?(没有!)苏轼颓废了吗?(没有!),一声短暂的叹息后,他洗却人生的喧哗,剩下的是没有世故没有虚伪的纯真,没有功利没有浮躁的追寻,真诚的勇敢,洒脱的情怀在此时得到了完美结合。我们回忆(他因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写道:“苏东坡孤身一人到达萧条的黄州的时候,“他不知道,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他在黄州第四年写下了“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何谓妙笔生花?似荷出……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蒸馏与升华,同时超越了生命的外在极限。余先生又说:“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涮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所谓大胸怀,即苏轼所谓的“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不愧为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他和杨慎都是咱四川永远的骄傲!

前路漫漫,而今谁还在迷茫?若你已准备好拔剑而起,高声歌唱,就请起立,跟我喊出我们的誓言——“莫叹行路难,胸中自云天”,“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最后,让我们屏气凝神,试着把自己变成那个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借词抒怀的苏轼,一起忘我激情地朗诵这首情景交融、咏史怀古的锦文华章《念奴娇.赤壁怀古》 !

附板书:

大场景                                侧面描写

   小场景                                正面描写   

赤壁景                                直  抒  胸   臆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