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安全常识之谨防呼吸道传染病流行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7日 点击数: 字体:

春季安全常识之谨防呼吸道传染病流行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警惕感染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止疾病传播流行十分重要。十堰市人民医院肝病科谭华炳

    一、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包括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等。病原为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二、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归纳为一发热、二定位、三呼吸道症状、四并发症。发热并全身不适是所有呼吸道传染病的特征;二是不同的传染病会出现定位体征,如腮腺肿胀、斑丘疹、淋巴结肿大、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三是呼吸道症状、体征,如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四是各种并发症的症状,如心悸、腹痛、睾丸肿胀等。

    三、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传染源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四、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五、常见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和防治

    (一)、流感(包括甲型H1N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易暴发或大流行。起病急、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软弱无力,伴鼻塞、流涕、咽痛、胸骨后灼热感、干咳等症状。体征:面颊潮红、眼结膜及咽部轻度充血。化验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流感的传染性强,一旦发病,应至少隔离至热退48小时后。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如降温、补液,保护心功能等,酌情选用抗病毒药或干扰素。

    (二)、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儿童是主要发病对象,随着麻疹疫苗的普遍接种,发病率已大大降低,按周期性流行但规律已消失,发病年龄向后推移,青少年及成年人麻疹发病率上升。临床表现首先表现为发热,伴头痛、咳嗽、流涕、声嘶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伴畏光、流泪、眼睑浮肿等。发病3-5天后开始出疹,自耳后、发际开始,渐延至额、面、颈、躯干及四肢,手掌、足底等。皮疹出齐后的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而后按出疹顺序在2-3天内退疹,疹退时有糠麸样脱屑及浅褐色色素沉着。病人要及时住院隔离治疗。预防的关键措施是接种减毒活疫苗。、

    (三)、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12天后腮腺肿大。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局部皮肤发亮肿胀,灼热但不红,具有弹性和触痛,在张口、咀嚼或食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流行性腮腺炎自潜伏期起至腮腺肿大消退时均有传染性,因而要注意隔离病人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止。

    (四)、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初期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症状轻微。发病12天后出疹,先躯干、头部,后渐延及面部及四肢,以躯干较多,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发布。皮疹初期为红色斑疹,后为斑丘疹,再后为椭圆形疱疹。皮疹分批出现,壁薄表浅,大小不等,疱液清澈,后混浊,疱疹基底周围有红晕,常伴瘙痒,患者应隔离至全部结痂或不少于发病后2周。防止抓破疱疹引起继发感染,一旦溃破可在溃面涂抗菌素软膏。目前尚无临床应用的减毒活疫苗,对易感者用免疫球蛋白注射可降低发病率或减轻病情。

    (五)、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临床特点是先有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症状轻微。1-2天后迅速出现皮疹,多见于面部、颈部和四肢,形态多样,多为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常伴耳后、枕部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皮疹持续2-3日消退,消退时无脱屑、亦无色素沉着。确诊为风疹后应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后的第5日。可用风疹减毒活疫苗预防,于出生后的第15个月时接种。

    (六)猩红热: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2-8岁儿童发病率高。起病急,有发热、疼痛、咽喉痛、吞咽困难和全身不适。起病2436小时内出疹,12日内迅速扩展至全身,持续23日消退,体温也随之下降。皮疹为颈、躯干及大腿内侧最为显著,一般为全身弥漫型、粟粒样大小均匀的点状充血疹,伴瘙痒,疹间无正常皮肤,触之有灼热及粗糙感,压之褪色。皮疹消退后开始脱皮,颈、躯干及面部为小片脱皮,而后掌、足底部有大片脱皮。猩红热的传染性以发病初期最强,到脱皮时多无传染性,隔离时间约为一周左右。避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良的场所,注意通风换气,多晒太阳。

    (七)、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多发于冬春季的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经空气飞沫传播致病。起病突然,高热、畏寒、头痛、恶心、呕吐及皮肤淤点、淤斑等毒血症症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轻微。病后34日进入脑膜炎期,呈现剧烈疼痛、频繁呕吐、精神与意识障碍,甚至谵妄、昏迷。颈项强直或角弓反张,克氏征或布氏征阳性。个别病例可表现为暴发型,病情凶险。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