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悟:在震撼中反思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8日 点击数: 字体:

学习感悟:在震撼中反思

语文组  王玲玲

遂宁之行已过去近一个月了。有的东西已开始淡忘,有的东西却还在发酵。有幸到那个等了我们1660年的观音故里,我们无暇去领略那座美丽城市的文化与情味,一天半紧凑安排里我们已收获颇多。下面就学习的一些感受给大家作一个汇报。

一、两个震撼和一点儿感想

第—天上午有三位专家就高考改革动向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作了个人的解读。

温雅中带着凌厉的胡新懿教授用真实的数据给我带来第一个震撼。

胡教授长期致力于与高考相关的调研工作,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会让我们这些自诩教学工作尽心尽力的老师们备受打击。胡教授说到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先喜欢上这个老师进而爱上这门学科,应该是学生学习动力之一。而事实是,学生喜欢一门学科仅因为自身或学科因素,与老师几乎无关。甚至有的学校调研结果显示师生关系似乎走向了对立。究其原因是缺少了沟通和理解。老师们建立在应对高考的基础上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忽略了学生的需求。

我深深慨叹,有幸地我们走在前列,我们已经学会去理解学生,已经尝试去做一个学生学习的顾问,不再是一味地打着爱的旗号去做害学生约束学生的事情。但这还不够,因为学生是以整个生命进入课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整体生命的发展质量,而不只是知识。那样也许我们就能跨过学科的局限而受到学生的青睐。

潇洒自信的张方松教授提到的话题更让人觉得沉重。胡教授和张教授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高水平的世界级评估——PISA评估。

先是令人振奋的,上海代表团连续两次夺得了第一,震惊美国。美国将这比作1958年苏联卫星上天给他们带来的震撼,甚至开始担忧美国的未来。但在长期的调研之后他们松了一口气。中国学生的平均作业时间昰全球第一,言下之意是,这样的成绩是大量的训练堆垒出来的,学生的潜力已经被挖掘差不多了。浙江也作了相应调研。结果是作业多,睡眠不够,锻炼少,高中生近视率达88%,甚至不能从中征到合格的新兵!还有触目惊心的数据:在认知能力、思维品质的评分上,小学生71分、初中生64分、高中生56分;在学习方法、学习品质、学习能力评分上,小学生32分、初中生11分、高中生9分。

相信各位都会很有感触,会有反思,我们培养学生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没能更大地激发他们学习的激情,没能更好地打开他们的思维,没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高层次能力。这是未来课改路上我们要改进的。但是我认为这并只不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责任。正如张教授所说课程改革推动高考改革,高考改革推进课程改革。考试与课程互为因果,如果自上而下相应改变,那么我们的课堂就宽了,学生就活了。

两位来自江苏和浙江的专家立足本省的课改现状和经验给我们传递了课改先行者的自信与骄傲,让我们对未来有了坚定的信心。 正如杨校长所说我们正步入课改深水区,理念上我们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实践上我们已经迈开了步伐,而前方又有引航者,所以涉过浅滩走上彼岸坦途是必然的。

二、语文高考及课改和我们的未来

十四日下午的语文论坛由淡静儒雅而有真性情的谭邦和教授主讲。

就我们最关心的话题——16年高考的改变问题谭教授并未深入解读,只是将全国卷与四川卷相应题型作了直观比对,进而提炼出两个词语,巧妙和较难。巧妙指的是全国卷出题用语更为巧妙,这一点在坐的语文老师都已了解;而全国卷较四川卷有一定难度,从老师到学生都已有体悟。因此,我们要自己去研读去挖掘。

谭教授身上让人钦佩的是对古典文化的冷静思考,对文化本真的认同坚守。他的真性情在这一领域里恣意展现。他批驳对传统文化的盲目追捧,对某些文学的误读,进而说到语文课堂里的一些年深日久的错误,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批判能力。 虽是一之家言,却也颇为警策。

综合几位大师讲座和十五日两位名优教师的课堂展示,我对以后的教学有几点感悟:

(—)扩开学生的思维空间非常重要。黄厚江老师的一堂作文审题课让我获益不少。黄老师的课堂轻松写意,对学生循循善诱,在不知不觉中延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步步追问中,似紧实松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终内化形成能力。

大师风范固然让人难以企及,但我们的教学中未必不能仿效。学生的思维打不开与我们设定结局与少予空间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想的自由,但同时又要把握好逻辑边界,知道如何引导学生从哪里生发又从哪里收束。当然这也不是一个容易的事。

(二)体验式教学至为重要。黄老师以技艺传承为例批驳了教学中“授人以渔”’式的没有自身体验的空说教。黄老师的譬喻生动诙谐而内蕴犀利,给了很多老师—个响亮的耳光。他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只作点评没有下水试练,没有个人经验是不可能教好学生作文的。甚至认为老师可以是作家。

我认为“师不必贤于弟子”,但教学之前的体验确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充分的思考和体验才能禁得住学生的质疑,才能与学生在精神世界里遨游。“授人以渔”是必要的,但必须在师生的共同体验中体现出来,而不是凭空出现。

(三)跨学科意识。语文是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颇有关系。人文类科技文与政史地分不开,自然类科技文与理化生不乏联系,语文和英语的语法较多相似,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保障。同时也要求语文学科除了培养语文素养以外也要有综合的意识。胡教授开题前的一个高考题给了我这些启示。这个题的题干要求用一个单句将一个不规则图形准确表述出来。这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就会的题,在高考里却成了无效题,几乎无人答对。

这确实值得我们反思,有一些我们遗漏的东西原本并不艰难。我们不能把语文素养这个词语狭隘化,就如付涛主任所说“语文用逻辑解读文字,数学用数字看取世界”。

关于我们的未来,我想用几句话结束今天的发言。我们要学会给自己松绑,既然课改的春风已然吹来,那么我们不妨解放自己。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在乐趣中丰富生活,生活大了,世界也就大了!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