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名师推荐10本中学生寒假不得不读的书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3日 点击数: 字体:

鉴于平常现实的课业压力,假期对中学生而言,是最好的阅读时光。寒假近一个月时间,在寒假作业、走亲访友之余,若好好利用,读上八本十本书并非难事。如何利用假期时间有效阅读?四川省优秀教师、成都树德中学语文教师钟群给出了一份书单,相信如果按照她的方法完成,一定能够有不小的收获。

为什么要读书?——与古人神会,与智者交心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涵养我们的性灵、传承人类的文化。尤其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人心难免浮躁,捧一卷书册、吟几首诗文,在吐纳之间,与古人神会,与智者心交,更具有宁静心神、琢磨品性的重要意义。近些年,高考语文阅读题整体呈现出阅读量增大、阅读面扩大、阅读要求提升的趋势,整本书阅读也被纳入新课标的课程任务中,这都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

怎么读?多读经典,多做笔记,每天尽量保证两小时读书时间

1、 规定时间:在进行寒假假期规划时,最好能设定一个每天阅读的时段,将阅读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一项学习任务,时间可长可短,但最好不少于1个小时,尽量达到2小时,可以请父母监督,从而使阅读成为假期的一个习惯。

2、 精选书目:阅读无疑应该令人精神愉悦,选择阅读书目时当然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作为中学生而言,应该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阅读面、提升自己的阅读品位,甚至挑战自我,尽力去阅读一些突破自我阅读舒适区、有一定阅读难度的书籍。同学们普遍喜欢阅读让人轻松的小说或者历史演义,但是单一口味难以丰富自我的知识架构,因此像诗词、散文、艺术、美学、哲学等均应有计划地涉猎,对自己的假期书单进行全方位的营养搭配。但一定要注意远离那些无营养甚至可能有害的书,多读经典。

3、 勤写多思:若仅停留于休闲式阅读,我们从阅读所获则极为有限,有许多同学或家长感叹读书虽多,语文成绩却不见起色,大多源于此。勤写多思是提高我们阅读效率、增大我们阅读收益的最好办法。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不满足于“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而是边读边思,思悟作者观点、思赏行文妙处;不停留于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则边读边写,勾画精彩语句、旁批心得疑惑。在阅读结束后,再以一段或短或长的文字收束整理自己的思绪则更是锦上添花。若有意涵养自我的语言,摘抄精彩语句是极好的办法。正如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所说“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读、抄、写三字正道尽了阅读内化的基本方法。

推荐十本书籍以飨诸位爱读书的同学:

1、《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14篇历史特写展现了14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电光石火般的碰撞,照耀了人类文明的天空。

2、《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体现黄仁宇“大历史观”的一部历史专著,貌似平淡的小事件是未来历史波澜的历史机缘,视角独特、文笔流畅。

3、《乡土中国》(费孝通):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是我们了解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的重要作品。

4、《边城》(沈从文):秀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乡土风情、纯美的人情人性,是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顶峰之作。

5、《三体》(刘慈欣):“大刘”最负盛名的科幻作品,荣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被誉为“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6、《悲惨世界》:雨果浪漫主义的鸿篇巨制,以苦刑犯冉·阿让的个人经历,广泛地反映了19世纪前半叶法国社会的重大政治事件,全面融入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等。

7、《人间词话》(王国维):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创见独道,影响深广,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8、《平凡的世界》(路遥):路遥十年呕心沥血创作的百万字小说,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在艰难中前行的故事,深刻地展示了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历史进程。

9、《汉字的文化解读》(王立军等):通过对汉字构成的深度解析,系统阐述了汉字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内容兼顾学术性和普及性。

10、《纸上的李白》(祝勇):祝勇是中国新散文领军人物,曾担任多部大型历史纪录片总撰稿,其历史散文独具风味,有“故宫三部曲”——《故宫的风花月雪》《故宫的隐秘角落》《故宫的古物之美》。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