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改何以牵动亿万中国人的心?

文章来源:搜狐教育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1日 点击数: 字体:

语文课改何以牵动亿万中国人的心?

导读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这样宏大的问题相比,发生在语文世界里的革新或许微乎其微。然而,它却与我们每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都息息相关。从识字到学习第一篇课文,到完成第一篇作文,再到“三观”的形成,语文课的作用和影响举足轻重。

 

  从学校走向社会,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有派不上用场的可能,但唯独语文不会。从学前班开始一直到我们毕业离开学校,语文伴随着我们整个求学生涯。甚至广义上来讲,它贯穿着从我们呀呀学语到离开人世的整个生命历程,因为我们日常的交流表达、书面写作,乃至书籍的阅读都可以视为语文的学习和应用。目前随着语文教育的弊病日益明显,语文课改又一次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

 

人文教育还是政治教育?

 

  我们今天很容易理解,语文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人文精神、爱以及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情感能力等等。但这种人文教育的理念也是最近十来年才得以逐渐落实的。早在新中国成立时,小学语文的第一课是“毛主席,像太阳”;文革期间是“公社送我上学堂”;改革开放之后则变成了“我们热爱毛主席”、“我们热爱共产党”;上世纪90年代,则变成了“我们是中国人”;直到近几年,很多小学生的语文第一课,才变成了“爱爸爸妈妈”、“秋天、春天”——只有这些才是在他们那个年龄阶段经验过的东西。这些语文第一课的变迁,说明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语文课和政治课的界限极为模糊,语文教育在一定程度是政治教育,语文教育应有的人文本质被政治因素所扭曲。譬如,翻开文革时期的语文课本,几乎每一篇课文的开篇都写着“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这些话语在当时是所谓的“最高指示”。改革开放初期,尽管“进行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但“政治标准”仍是第一原则。

  今天,中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以及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正倒逼着语文教学方式和教材内容的革新,语文改革再次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不过,尽管关于语文改革的具体细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那种以语文作为政治教育附庸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社会凝聚起强大的共识:语文教育应该而且必须回归它应有的面目,更加关注人的心灵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处于不断变革中的语文课内容就是要逐渐淡化乃至彻底消除其中的政治色彩,以回归语文的人文教育本质。那么,问题来了:仅仅改革语文课本,充实关注人心和情感的内容,就能回归语文的人文教育本质吗?

 

教材改革还是教学改革?

 

  关于语文改革的第二个焦点是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何者为先,何者为重的问题。近日,某一线语文老师尖锐地指出:“现在的教科书,虽然经过了历次的修订,但依然存在选材落后、内容陈旧等问题。”他总结出语文教材存在的两大明显缺陷:“其一,过于超脱现实”,“翻开教材,似乎就翻开历史,回到过去”,“入选作品,除了古文就是近现代的作家作品,当代作家几乎没有,更不要说学生所普遍推崇的韩寒、郭敬明等同辈青年作家了”;“其二,远离学生生活”,“课文所反映的都是成人化的思想、成人化的生活、成人化的纠结,学生不容易理解,还很难适应”。在这位老师看来,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主要是教材内容所致。

  随即,有专业人士在网上针锋相对表示“语文教育主要问题是虚伪,改革不能只改教材”, “我们的语文问题不是陈旧而是虚伪,这不简单只是学生的问题,也不简单是教材的问题。就像前面提到的《荷塘月色》,就算你以‘陈旧、落伍’的理由把它取消了,换成符合时代潮流的其他文章,但语文课堂上,如莫言所说那样‘非要读出朱自清对敌人的仇恨’的思维不变,让学生说假话、抒假情,要求学生符合‘正确答案’的教育目的不变,看不到学生的真性情,恐怕依然只能是换汤不换药的‘伪改革’”。显然,作者认为,与教材改革相比,教学方式的改革更为重要。

  “教材内容没意思,学习方法枯燥乏味,文言文最难学,越往高年级越不爱学语文……”前不久,某教育周刊针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做了调查,语文课让很多学生“又爱又恨”。如果以内容和形式辩证统一的观点来看,教材是内容,教学是形式,那么教材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教学形式依赖于教材内容,并随着教材内容的更新而改变。所以,语文的改革从来不能只是单一方面的,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必须齐头并进,否则任何一方面的改革都将收效甚微。至于两者改革如何配合进行,那又是一个尝试探索的过程了。

传统为重还是现代为重?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当然令我们引以为豪,但有时她似乎变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这在语文教材内容的选取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关于语文教材内容的选取,如何在传统经典和现代美文、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前取得令各方满意的平衡,一直是语文教材编写组大伤脑筋的事情。

  “每本书里的古文,有一半以上要求背诵,古诗词更不用说了”,“每隔两三天就要背诵一篇课文。这些要求是不是有点过高?过高的要求,肯定就不切实际”。某一线语文老师觉得传统部分太多了,学生承受着很大压力。

  当然,也有人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语文作为工具和载体,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和前提。现在提倡给中小学生‘减负’,但是减负并不意味着要以牺牲孩子研读传统文化经典为前提。”

  其实,关于传统为重还是现代为重的问题之所以众说纷纭,主要在于个人偏好的不同。有人偏向传统文化,大加推崇;有人着眼现代文章,青睐有加。这本身就是众口难调的事,不过前不久中央的一声令下,这些讨论渐渐烟消云散。

  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做了明确要求:小学低年级初步感受汉字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家乡习俗、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小学高年级熟练书写正楷字,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初中阶段要临摹名家书法,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高中阶段要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增强民族自信。

  所以,你学或者不学,传统文化就在那里。

语文天下还是数学天下?

 

  语文课改不仅与社会对人文教育的追求相关,同时也被中高考改革所催生。按照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在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必考科目中,语文分值调整为180分,数学150分,英语多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综合320分(学生可自主选考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中的任意三科)。

  显然,英语失去了与语文、数学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否就可以认为“得语文者得天下”的时代已经来临呢?从分值上看,似乎大体不差,但问题并没有如此简单。许多人在分析判断新的学科体系格局的时候,往往只从高考分值单一因素予以考虑。他们忽略了另外一个关键性因素:每门学科的投入产出比。

  众所周知,每门学科的性质和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宏观上看成绩的区分度也有显著差别。一般而言,语文的区分度极小,数学的区分度很大,也就是在同等条件下投入相同的时间,语文的提升空间远远比数学小。从高考的分数来看,数学取得满分的大有人在,语文能够达到130分(按总分150分计算)的已经是凤毛麟角。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靠短期的突击效果不太明显;数学的技巧方法性极强,一旦掌握学习方法,成绩突飞猛进并非没有可能。

  所以,尽管语文的分值增至180分,但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数学的重要性并没有因此而下降。高考数学的得失,和高考语文的成败一样,也会影响每个人一生的命运。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