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杠杆,撬动学生心灵的成长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9日 点击数: 字体:

小杠杆,撬动学生心灵的成长

陈江伟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学生在校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做人。因此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我们要做好德育工作。德育的途径不是单一化的,也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某些小小的杠杆,定会撬动学生心灵的成长。

  一、周记,心与心的对话。
     作为语文教师,享有了解学生、与之沟通的独特渠道——周记。在周记中,学生基本上是“我手写我心”,将周记视为放飞心灵畅所欲言的天地。读着他们的周记,我感觉自己与他们走得很近。由于学生每周都要写,因此我对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变化把握得比较及时和全面,进而可以及时地给予指导教育。可以说,周记是一座桥梁,是老师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桥梁,是学生和老师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周记是一种很宝贵的德育资源。
     周记有时是学生的诉苦信,有时又是求救信,有时还成为他们尽情宣泄自己情绪的平台。作为老师,需要认真捕捉每一篇周记的信息,从中发现问题,并对“症”下药。

比如,我班杨燕秋,她在一篇周记中写道:“老师,我诚心诚意地问您一个问题,我真的很笨吗?这几天在学校,这个老师说我那个老师也批评我,回到家爸妈又骂我,我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天生的蠢人,不,连人都谈不上,而是一头笨猪……同学笑话我讨厌我,我没有一个朋友,我这么笨的人还活着干什么……”看到这里,我心里一惊,一向乐呵呵的孩子怎么对自己的评价这么低劣呢?他的自信心下降到了底线,甚至怀疑自己活着的价值。想到这儿,我的心一下悬了起来。不行,得赶快疏导……

我赶紧把这篇周记给主要任课老师看,让他们了解该生的心理状态,并与他们达成一致意见,与他谈话要注意方式了。同时我电话联系了他的家长,把孩子的内心想法告诉了他们,并提醒他们多关注孩子的感受,少打骂。接着,我在周记本上认真地写了如下批语:老师真诚地告诉你,你很聪明,我一直看好你的课堂发言,欣赏你妙趣横生的作文。至于缺点,谁没有?何必夸大。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尽力则无憾了。让我重新看到那个自信快乐的你好吗?”在后来的课堂上,他又开始积极发言了,并重新绽放笑颜,恢复了他特有的活跃。
     再比如,有学生在周记中流露出悲观厌学的情绪,认为学习太累,感到很痛苦。在批改时,我鼓励他:“学习一如行军打仗,我们要轻装前行,过程虽然很辛苦,只要你坚持不懈,就会有胜利的那一天。希望朝气蓬勃的你学会适度地放松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快乐生活!快乐学习!”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实践表明,通过周记发现学生的存在的问题,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是进行德育的一个有效渠道。
     二、交流,面与面的沟通。
     如果说通过周记和学生对话是一种静态交流,那么面对面的、朋友式的谈话则是进行德育的动态方式。采用恰当的方式切入谈话,可以开启学生封闭的心扉,同时也可以更全面地感知学生的思想状态,获取中周记所体现不出的信息。

比如,我班有个留守女生,性格内敛,自觉性强。长期以来,她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但在一次月考中,她成绩稍有下降,在我看来,那下降的幅度在正常范围内,可她的学习状态明显有了变化:上课精力不集中,在其他科的小检测中也出现低级错误,常常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我觉得她不对劲,便在一节体育课解散时找到了她。我与她就坐在花台边上,进行了一次轻松的谈话。开始,我和她聊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随机问她近来的学习感受。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最近的状态和心理想法告诉了我。我顺势开导她:“其实,你不必为自己的成绩担心。就按以前的方式去学习就行了。我对你向来都有信心。” 她说:“成绩一有下降我心里就难受,同学都看着我,我觉得压力好大。”听她这么说,我知道问题在哪儿了。我接着说:“要说压力,我想一班的曾××更大,因为她考年级第一的时候不少,同学都以她为追赶的目标,你说她的压力是不是该最大呢?可很多时候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竞争中我们彼此赶超,谁能保证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呢?就像乒乓国手王励勤,他长期保持世界第一的排名,可最近他在比赛中连连失利,排名迅速滑到世界第三,超越他的就是他的队友马琳,还被小将马龙打败过。如果按你的想法,王励勤不是更丢脸压力更大吗?可他说大家的实力都很强,没有谁能永远保持第一,只有努力去争取。结果,他很快调整了心态,在后来的比赛中发挥正常,还锻炼了自己的一项新技术。其实,我们在学习上也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还有,把目光放长远一点,眼下是不是第一有什么要紧,能保持好的状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成绩起伏不是特别大就行了。再说了,按你的学习习惯,成绩要一落千丈也没那么容易。”说完,我抱着她的肩轻轻一笑,她也轻轻地笑了。

在这次谈话后,我发现她的学习状态恢复正常,与同学相处也很正常。她后来在周记里写道:“我会永远记住老师说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会不断超越自己,直到升入理想的高中。”

实践证明,亲切自然切合实际的对话能让学生打开心扉,让老师准确知道其问题所在并很好地疏导解决。
     三、短信,链接师生的纽带。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完全可以借助短信。我班有一男生,比较腼腆,在期中考试后,胆怯地将一个笔记本递到我手中。本子上是一篇长长的文章,准确地说,是一篇自我剖析、自暴困惑并兼及求助的文章。他在文章开头处专门注明了“严禁XX三位老师以外的人看”。并希望三位老师给予留言指导。我用心读了他那篇文章,加深了对他的了解。他喜欢体育训练,学习上有心无力。他付出很多努力,成绩却总处于中等。最近的期中考试很不理想,对他刺激很大。他很希望老师能指点迷津。我看后,当晚就给他发了几条短信,对他进行鼓励和安慰,着重表扬他在体育上的突出优势,以此证明他是有潜力的学生,并教他正确处理体育训练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导他将体育训练中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也用在学习上。学生收到我的短信后,表现得异常兴奋,回信息说“感觉和老师的距离一下子缩小了很多”。这样,我们自然有了更深层次的沟通。他渐渐敞开心扉跟我讲述自己的心情故事和学习上的困惑,这些比他在那篇文章中写的要全面细致得多。我针对他提到的问题,尽力一一给予解答,对其加以引导。自那以后,他的性格逐步变得开朗,在学习上更为主动积极了。
     以上仅是让德育渗透到日常小事中的少数例子。其实,随着时代是不断发展,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差异,他们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要善于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饱含爱意的心灵,就能真正做到让德育无处不在,让德育春风化雨,深入人心。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