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之声:简阳中学退休教师曾承举用画笔讲述家乡美故乡情

文章来源:简阳之声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0日 点击数: 字体:
原标题:用画笔讲述家乡美故乡情
     继《我画石桥镇》之后美术爱好者曾承举再出画册

沱江河平坦的水域为简阳人民开拓了水上运输道路;沿江两岸的河坝平原为简阳人民提供了万亩良田;源源不断的河水为附近工厂提供了用水便利……可以说,沱江河养育了简阳的百万儿女。 “打通龙泉山,引水灌良田”,浩大的“东灌”工程让都江堰的汩汩清泉滔滔不绝地润泽简阳的良田沃土,让百万余亩农田缺水的历史从此一去不复返。近日,作为“东灌”工程的参与者、美术爱好者曾承举再次举起画笔,从《我画石桥镇》转到了《我画简阳沱江》《我画两湖一山》,为我市建设“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用真心为三新简阳着墨添彩

悠悠沱江水滋养着沱江两岸的儿女,也滋养着悠长的沱江文化。在继《我画石桥镇》后,曾承举又用他的画笔书写着沱江河的古往今来,寄予着对母亲河的绵柔情深。“作为一个美术爱好者,我就用画笔来表达我对母亲河的无限热爱和深厚感情。”曾承举说。

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对三新简阳建设的信心和期盼,曾承举提起了画笔,沿上游的灵仙乡、养马镇到下游的猫猫寺、平泉镇,全长80多公里,记录着沱江河在简阳段的风景变化、历史人文。“每个景点都是自己选择的,比如灵仙庙,作为成渝铁路上的一个站,当时在这乘车的人络绎不绝,又比如沱三桥是如今夜景打造的主阵地……”曾承举滔滔不绝地诉说着他画沱江时的思绪,他用画笔勾勒出了60幅沱江河沿岸风景、人文和趣事。

 每一幅画下面,曾承举都悉心作了说明。无论是“沱江东岸有个魁星阁,魁星阁旁有个简阳造纸厂”“简阳糖厂”“滨江生态”“河东新区”,还是“记忆中的老沱桥”“滨江路上看到的沱一桥”,都展现出了简阳的时代变化。沿江筑起的堤坝、焕然一新的滨江公园、宽阔的水面、两岸起伏的林木和高楼,彼此交相辉映。尤其是晚上漫步于江边,五彩的灯光倒映在水中,如梦如幻,令人陶醉。

家乡美、故乡情,景在画笔中,情在画中洒。当曾承举的《我画简阳沱江》通过美篇让大家熟知后,得到不少人的点赞和认同,其中一位网名为“Xinwei”的网友表示:“曾老师的画让我小时候在河边游泳、爬船、抓鱼、逮螃蟹、炸鞭炮的往事历历在目。”网友“辜老师”则评价道:“曾承举老师有绘画之才,把沱江两岸的景物画得生动可爱,他在用钢笔描绘历史,也在用真心为三新简阳的发展着墨添彩。”

用线条勾勒家乡美景

 在《我画简阳沱江》结束后不久,曾承举又把注意力转到了绵延数百公里的龙泉山上和风景优美的龙泉湖以及三岔湖。“感恩龙泉山守护了我们,感慨‘两湖’的建成。”曾承举说:“当年我是下乡知青,在公社干了几个月农活后,就被派往石盘水库工地参与建设,所以,我不但知道龙泉湖的湖光山色之美,更感知当年父老乡亲的艰辛。”

在交谈中,曾承举说出了他的动力和初衷:“我是‘东灌’工程的建设者,也是时代发展的记忆者,我觉得我应该把这些美好的画面定格下来。”时代的记忆,精神的传承,简阳人民重绘山河的壮举,是砥砺三新简阳不断前行的意志活水,也是激励雄州儿女奋力追梦的精神源泉。曾承举说:“对于我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对于家乡人民的宏伟杰作,我只能站在高高的龙泉山上,用我的画笔来表达对它们的爱。”

由于画龙泉山时正值盛夏,山上林木茂密、花果丰足,曾承举在山上绘画时不仅要头顶烈日,还要跟各种蚊虫“斗智斗勇”,即使各种灭蚊防虫装备齐全,曾承举也难逃它们的追捕。他说:“实在是抵不过炎热的天气和成群的蚊虫时,我就选择先用相机拍摄各种场景,回家后再仔细挑选,合理取舍,用线条勾勒出最美的景色。”

也许是出于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也或许是受“打通龙泉山,引水灌良田”精神的鼓舞,从现场采景到绘画完成,曾承举只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40多幅速写。

本报记者 唐玉林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